魏森宇 发表于 2021-6-29 15:55:25

悉达多有感

近期闲暇时间读完了黑塞的《悉达多》,薄薄小书,感触良多


虽以佛陀讲述,但不是佛书,甚至追寻的并不是佛教。黑塞认为:1. 佛陀的证悟与因果理论相悖(悉达多因此离开了世尊乔答摩);2. 要想超越世俗生活先得沉溺于其中(悉达多从沙门变成一个富有的商人);3. 通过体悟外界事物可以证悟(悉达多和船夫的大河体验)。这些同接触到佛教教义并不相同,想表达的可以概括为:走遍现实,方成为自我本身。


我们若不是在释放感官的时刻抛弃了灵魂,就是在寻觅灵魂的时候封印了感官。
但智慧不能被传授,只能被经历。世界就在这里,等着人们亲自投入其中,接受亲情,爱欲,金钱和权利的洗礼,透过生、老、病、死,最终看穿世界的本质 —— 生命的无意义。
之后陷入悲观、孤独,此刻,若人们心中尚留有一篇圣地,退一步就可以回归自我,也就是所谓的看“破”红尘,返璞归真。

刘帅邦 发表于 2021-7-1 13:55:32

没有经历过就不能说看破。
突然想到一个故事,可能和森宇的分享没什么关系,图一乐:
富翁在海滨度假,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。富翁说,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。渔夫说,洗耳恭听。富翁说,首先,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,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,这样才能增加利润。那之后呢?渔夫问。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,打更多的鱼,赚更多的钱。再之后呢?再买几条船,搞一个捕捞公司,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。然后呢?然后把公司上市,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,如此一来,你就会和我一样,成为亿万富翁了。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?渔夫好像对这一结果没有足够的认识。富翁略加思考说,成为亿万富翁,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,晒晒太阳,钓钓鱼,享受生活了。噢,原来如此。渔夫似有所悟,那你不认为,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那些过程的结果吗?
虽然二人有着相同的当下,但是体会到的情感是不同的,富翁结束度假之后,可以回到他的公司,继续经营他的产业,渔夫则继续他几乎一成不变的生活;富翁随时有选择的权利,而渔夫没有;富翁有丰富的阅历和饱满的人生,而渔夫没有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悉达多有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