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闫安 于 2021-3-14 23:40 编辑
最近在得到高研院《实干家案例》第一辑上读到了马琛的一篇有关“记笔记”的演讲稿,非常有启发,在这里和大家分享。
马琛把记笔记当成一种人生的修行,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或者习惯。他赋予了这样一个小小抓手以长期主义的意义感,从这个维度出发去不断地积累、建立连接,也打造了独特的个人符号。
他做笔记的方式很值得学习,以2018年12月31号晚上深圳跨年演讲现场的笔记为例:他在观众席上抱着电脑记了4个小时、差不多7000字的笔记,主要有三类内容: -第一部分,黑色字体是现场记录,他称之为“看到的和听到的”,比如PPT上的金句和配图,比如罗老师的话语和动作,还有现场的音乐灯光掌声欢呼声,那些给他印象深刻的都会记下来。这有点像速记。 -第二部分,黄色高亮出来的是他的“感受和思考”,就是那些印象深刻的信息带给他的触动,比如“怎么这句话罗老师讲的跟PPT上不一样啊”,比如“脱不花工作选择的这个例子是不是在哪里用过”,再比如“感觉这个烧烤外卖的例子没说清楚”,或者“这一段观众情绪好像没跟上”等等。这些相对零散,字数也最多。 -第三部分,是红色字体的,字数不多,但是最核心的,那就是他的“问题和行动”。比如“马上订阅梁宁老师的公众号学习小趋势的概念”,比如“要学习这一段罗老师的语言手势和音乐的配合”,比如“要把‘等号的意义’用在公司发言里”等等。这些很重要,因为这些就是他下一步要做的事情。
经过这样三类内容的记录沉淀,他就真切地把跨年那四个小时的各种输入、处理和下一步即将有的输出(行动)有逻辑地整理了出来,完成了一次从开放式聆听学习,到结合到个人行动实践的转化过程,并且从感受与思考的角度,可以说为未来埋下了非常多有价值的种子。 同时,从他记录这三类内容的框架来看,我们也可以学习到“看到听到”加“感受思考”加“问题决定”的思考脉络,可以作为很好的总结复盘工具,作为个人优化信息处理系统的一种思维方式。
大家有哪些记笔记的习惯,或是一般会如何对待外部各种形式的学习输入、如何将笔记或其他形式的内容价值更大化?期待一起交流、一起实践~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