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511|回复: 0

[遥远的救世主] 庸人能人聪明人,明白不如自在人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6

帖子

119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19
发表于 2020-2-23 14:12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欧寅哲 于 2020-2-28 23:49 编辑

庸人能人聪明人,明白不如自在人

欧寅哲

2020年2月22日读书沙龙分享心得


    大家好,前面的两位同袍从思考解决问题的角度、简单与复杂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,我很受启发,尤其是关于简单、复杂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我在之后的分享中也有类似的感悟,我今天将从“人”的角度出发,表达一些我对这本书的浅薄认识,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批评。

    我是芝兰19级学员欧寅哲,我的分享内容可以概括为“一个角度、三个问题”,它们都围绕一个核心内容——人。分享时间大约9分钟。

    在这本近五十万字的作品中,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,从“人”的角度,我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类人——庸人、能人、聪明人、明白人、自在人。

    刘冰是一个庸人。首先,他眼光不行,不识人,和丁元英打交道时间最早但看的最浅,眼里只有钱,钱是他衡量一切的标准;其次,没什么能力,从头到尾始终没有看到刘冰做过一件对公司有较大积极影响的事情,反倒是开着宝马到处递名片,自封办公室主任,体现出了他的第三个特点:虚荣,最最可怕的是——贪婪,拿着一沓A4纸张口就是25%的股份和总经理职位,最后,这一沓空白的纸给了他致命一击。我从刘冰身上感悟到的,就是“人贵有自知之明”,而我即将要说的能人,就懂得“有多大碗,吃多少饭”这个道理。

    这就是王庙村的农民——能人,这些人,没什么本事,就会种地,最多也就是个熟练工人,他们也想脱贫致富,但他们和刘冰不一样,他们就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自己的一点本事,靠手艺赚钱,不多想,没那金刚钻,就不揽瓷器活,刘冰恰恰相反,没有经营能力,还想当脱产干部,所以到了人都没了。如果说叶冯刘是趴在井沿看过外面世界的人,那么王庙村的村民则是永远呆在井底的人,就像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,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乡下,就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,乡下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口井。井中人,也就是说能人的特点在于永远不会把握重大的机遇,但手里的饭碗也砸不了,平平淡淡过一辈子,从这个角度讲,欧阳雪也是能人,她是能一点的能人。在我看来,绝大多数普通人就是井中人,他们的生活朴素而平静,快乐成本较低,幸福指数较高。

    从下一个开始,这人的数量就少了,但这些人很有特点。

    首先是聪明人,叶晓明、冯世杰是聪明人,但他们在这个阶段算是失败了,败就败在坚信“真的假不了,假的真不了”,他们不懂法,只是单纯地从“事实胜于雄辩”这些大道理来判断事情,但是生意场讲的不是江湖道义,是法律条文。而且他们不相信丁元英,疑人不用、用人不疑,这一点也做不到,这一次生意的失败,就是一种必然性结果了。但归根结底,这不怪他们,教育的缺失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,而下面这个人,也是聪明人,但她这一次成功了,在我看来,她成功的根本原因,正是知识文化支撑下的远见、眼光和胆识,这个人——就是肖亚文。

    如果让肖亚文生活在王庙村,接受有限的教育,我不认为这一次生意她能成功,如果让冯世杰接受良好的教育、拥有肖亚文一般的生活阅历,他就是男版肖亚文。肖亚文让我感触最深的就在于她“随缘、惜缘、不攀缘”的处世方式上,这直接导致了她这一阶段的成功。

   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主角儿了——丁元英,一个明白人,对经济、文化、人有着极其独特而深刻见解,他活得很从容,不争不纠缠,但他也活得迷茫,所以他隐居古城、所以他前往五台山,有这么一张图我觉得很形象,在我看来,丁元英正在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,而且快了。

    这不是一个书读得多少的问题,更多是一个思考得多少的问题,做人要么像第一个,无知无畏,要么像第三个,最怕第二个,一瓶不响半瓶晃荡。

    我认为,丁元英活得不如芮小丹,芮小丹对世界的认知没有丁元英那么深刻,但她活得自在,是真正的如实观照,而不自知。你知道你,你就不是你了,你不知道你,所以你是你。一辈子活得随心随性,这是我心中最理想的人生——难得糊涂。

    人怎么活?该吃饭吃饭,该睡觉睡觉。看山是山、看水是水,明心见性、如实观照即可。

    以上是每一类人的最典型代表,是这种人格的典型体现,但更多的人,往往是在介乎之间,比如韩楚风,聪明多一点,也明白,比如林雨峰,聪明而少智慧,自在但不明白。



    接下来,我想提出三个问题,然后自己回答,进一步分享我的感受,也希望大家可以就这三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,相互交流。

    第一个问题,为什么丁元英不将整套计划告诉叶冯刘?一句话,偶然现象的背后是必然的结果,丁元英的有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:“格律诗需要的不是输血,而是自己造血。一家公司的运作不是封官许愿,而是风险共担。允许几个股东趴在井沿看看,至于能不能爬出来完全取决于他们自己。”登高必跌重,丁元英如果这次扶他们一把,结果只能是扶得更高,摔得更惨。

    第二个问题,如何看待芮小丹之死?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选择,是芮小丹和丁元英曾经讨论的关于“存在还是永恒”,假如在耶路撒冷哭墙前的他们,身边突然有炸弹爆炸,他们可能就死了,死了就不存在怎么样了。芮小丹自杀作为一个人的选择,不能说错,因为错就说明是反对,但是人和人是不一样的,这不像自然科学的原理具有普适性,所以也不能说对,对就表示支持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这种方式,最好的看待,就是之前说的——如实观照。

    第三个问题,谁是最后的赢家?但“最后”这两个字是不妥的,小说结束了但人生没有结束,没有结束就不能盖棺定论,所以我改为谁是人生的赢家?从生命的角度看,是芮小丹,她实现了生命的永恒,永远活在了丁元英的心中,从思想的角度则是丁元英,活得明白,将来也会更明白,但显然,更多人的回答一定是肖亚文,基本算是空手套白狼,成为董事长。我很难有一个具体的回答,因为大多数还活着,就不能盖棺定论。

    所以我换了一个角度,谁是失败者?这个答案我十分肯定:刘冰是失败者,而且是小说中唯一的失败者,叶晓明、冯世杰不是失败者,理由只有一个,他们俩还活着。活着,就有无限可能,吃一堑长一智东山再起也可,隐居山林思考宇宙也行,但人没了,就什么都没了,一辈子都没活明白的人没了,就是最彻底的失败。

    今天我从“人”的角度就这本书分享了我的一些观点,但我想还有更多的角度,从文化的角度,为什么丁元英对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叛逆者?我不是很懂。从考据的角度,丁元英这个人的原型是谁?我查了很多,也很迷茫,因为信息量太大了。从扶贫的角度,难道只有杀富才能济贫?是不是可以站在另外一个角度,去思考社会资源的更合理分配问题。

   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,谢谢大家!
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芝兰俱乐部 ( 豫ICP备2022014130号-2 )

GMT+8, 2024-3-29 23:37 , Processed in 0.049765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Designed by 999test.cn & 芝兰俱乐部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