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卷书和万里路自古都是相伴而存的,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我生长于一个群山掩映、水秀风清的地方 ,从小便喜欢出门游历。有时翻山渡河,宿营于山巅云海,有时游山赏水,静坐于人文古迹。
然而以前的我是喜欢一个人出行的,独自计划,去一个向往已久的目的地。我羡慕徐霞客走遍名川大山的逸致,也佩服风光摄影师们对地理自然的热情。 独自出游不仅是一场自己与世界的对话,也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相遇。我总认为一个人的内心绝不应该是单一的,或许是由于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趋同或许是由于各种身份的枷锁,导致一个人慢慢地被同化成了单一的“大多数人”。 而独处恰恰是对自我的探索,不再有“孩子”、“父母”、“性别”、“工作职位”等各种身份的禁锢,我就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个体,如刚出生的婴儿一般,重新用新的认知来认识自己、认识这个世界。
我在独自出游时遇见了真正的自己,并尝试去了解它、理解它。我不仅用眼睛看到了美景,我也用内心来重新认识世界。 然而,我却偶尔也会遗憾没有机会感受与朋友相伴而行的满足与快乐。芝兰的游历弥补了这一大遗憾,因为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处,重要的不是景而是人。恰如高山流水听的不是琴,而是知音。
表达和交流是人的刚性需求有时也是生而为人的意义所在,有人通过音乐和绘画来表达自己,有人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与人交流。这次旅途中我收获最大的应该就是“真诚的交流”了,与大家达到一种良性的共享和深入的交流。
我很少有欲望去表达自己,因为与很多人浅谈几句便知无法深交,因此更愿意把自己包装成别人眼中的“普通朋友”或是点赞之交。但是这次游历让我发现芝兰的每个人都是那么有趣,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优点值得学习,每个人都像一盒不同口味的巧克力一般充满惊喜,我如一个行走在雪山中的旅人见到了其他的跋涉者。 因此我有了表达自己的欲望,想与大家更深入的交流。
昆明的云,大理的风,丽江的水,所有无生命的事物在我们的演绎下都有了感情的色彩。洱海是偏紫的深蓝,因为我们一行人在傍晚骑着车如群雁一般安全返航;古城是有几缕暖色点缀的群青,因为大家一起做饭谈笑对酒当歌;拉海湖是带着奶油白的天蓝,因为我们在绿沼泽拍照在艳阳下的湖划船。
与友人同行,不会是欲渡黄河冰塞川,不会是侧身西望长咨嗟。 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。借用北大才子们写的一句诗,演绎一下赠予各位友人:
幸得识君春风面,自此阡陌多暖春。
|